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章 秦西河防线当然是有破绽的

第二日辰时四人四马到潼关下了船,李左车付了余下的船资,又加了一千布币,那船主带着船工千恩万谢自回晋阳去了。

潼关对岸即是风陵渡,此处水势平缓,自远古时期便是秦晋交通的关键渡口。

李左车在河岸边来回走了好几趟道:“自古以为风陵渡是兵家必争之地,以我看来此地并不适合征战啊。”

司马青史道:“昔年秦康公曾从此渡河水深入晋地与赵盾大战,如何不适合征战了。”

李左车道:“此处水流平缓,的确适合渡河。可是对面风陵渡背靠尧山(中条山),若是河东之军在对面严阵以待,秦军全无胜算。而潼关此处山势如此险峻,若是河东之军渡河而来,完全不能展开,亦无缓冲之地,只会被秦军逐个击破。”

司马青史道:“左车所言极是,风陵渡与潼关隔河相望,而且河水至于此地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渡河甚是便利。若是民间贸易经此渡河,十分便利,却并不是大军征战之处。防守方随意放一些守军在渡口后面的山上,渡河之军全无胜算。昔年亲康公从此渡河,乃是晋上卿赵盾意欲诱康公深入晋地,故意撤了风陵渡河防之军,秦康公才得以渡过河水,深入晋地。”

李左车道:“若是由河东入秦,走何处最佳?”

司马青史道:“昔年吴起征战河西,乃是在上游龙门渡直入关中,龙门渡虽水流湍急,比风陵渡渡河艰难,不过河道狭窄,找到时机利于大军迅速通过。龙门渡河对岸是关中平原东北角,远离雍城,秦军防备力量薄弱。吴起渡河之后在少梁筑城,并击败闻讯而来的秦军,自此魏军在河西立足成功。之后吴起在河西逐次进攻,逐次筑城巩固,十一年后尽占秦河西之地,置西河郡,秦军直退到洛水以西方止。”

李左车道:“吴起既占了河西,若是趁势攻灭秦国,岂有今日之事?”

司马青史道:“吴起所占秦河西之地,东西不过百里,用了十一年步步蚕食方抵洛水。雍都至洛水又七百里,若是要占领雍都,需七十年,尚不论魏军补给线变长和老秦人拼死反击等不利因素。

中原富庶,魏国之志在中原,是以得了河西之地并巩固之后,秦既已被限制在洛水以西,魏国便回头进攻中原。”

顿了顿,司马青史又道:“魏国本是四战之地,武侯之时,魏国国力达到巅峰,并止步于洛水;二十年之内魏先后大战秦、楚、齐、赵、中山等国,三晋联盟破裂。若是当初吴起带魏军深入秦地,只怕雍都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