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1章 流离辗转

“当时唐军和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

而杜甫前辈您当时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看到战乱给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百姓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精神,感慨不已。

于是奋笔写下来不朽之作。

三吏,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而三别则是《新婚别》、《垂老别》还有《无家别》,说的是杜甫前辈您所看到的如今大唐的模样。

揭露了当时大唐由盛变衰,战争所带来的给百姓的黑暗和痛苦。

让我有些难忘的是《石壕吏》,上面有写到,说杜甫前辈您当时投宿在石壕村。

半夜的时候,那些官兵来抓人去打仗了。

投宿的那家老翁连忙翻墙而逃,老妇人去应付官兵。

官兵的声音是非常的凶狠的,老妇人啼哭是那么的凄惨。

她说,她的三个儿子都已经服役去了参加那邺城之战去了,不久前,其中一个儿子捎来了信。

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现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人,就只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孙子。

后面老妇人说自己的身体虽然弱,让老妇人去服役,做后勤,”黎雾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战争是残酷的,是无情的,那些死去的士兵,他们又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呢?

后面又有多少支离破碎的家庭?

听到这里,所有人只觉得胸口闷闷的,连呼吸都难受了几分。

唐太宗李世民死死的捏着拳头,红了眼眶“李隆基,你看看你做的孽,你看看你做的孽呀!”

大臣们也是红着眼睛,大唐不该是如此的,李隆基造孽太深。

特别是战乱时期的百姓,更是感同身受,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家中的男人都被抓去服役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这该死的战争呐,啥时候才能暂停呀。

百姓们哭了一片。

天幕

“子美兄看到了很多,是我不曾看到的,大唐的苦,大唐的难,安史之乱所带来的,”李白苦笑,光听小仙人说这个《石壕吏》就已经知道当时是多么的乱了。

“我宁愿不曾看,”杜甫叹息,若是可以,他自然是不愿看到,什么三吏三别,他不愿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李白前辈,杜甫前辈,放宽心,不会再发生了,喝酒,喝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